新加坡

Lex專欄:新加坡再爲樓市降溫

新加坡在3年內6次爲房地產市場降溫未果後,出臺了嚴厲程度超出預料的懲罰措施。此輪措施覆蓋面甚廣,包括降低貸款價值比率和提高首付款。

這會給他們一個教訓。就像家長在警告無效後不得不沒收玩具一樣,新加坡在3年內6次嘗試爲其房地產市場降溫未果後,出臺了嚴厲程度超出預料的懲罰措施。開發商股價的下跌意味著市場已收到這一訊號。但這也是前幾輪降溫措施出臺後市場反應所顯示的。

新加坡的房地產和香港一樣,受到廉價資金驅動,更糟的是,兩地的貨幣或多或少跟美元掛鉤。去年新加坡開發商的土地投標價格上漲了五分之一,而2012年末季房地產價格環比上漲1.8%,三倍於第三季度增幅。降溫措施的覆蓋面甚廣,包括降低貸款價值比率和提高首付款。新加坡人現在購買第二套房,必須支付四分之一的現金首付,而以前爲十分之一。他們還首次需要支付置業印花稅(ABSD),購買第二套房的稅率爲7%,而購買第一套房的永久居民也需支付5%印花稅,外國居民則爲15%。瑞信(Credit Suisse)一項最新調查中,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置業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所以上述措施應會產生抑制效果。主要集中於在地的房地產開發商City Development和CapitaLand,週一股價分別下跌7%和5%。

瞭解新加坡的人士以前見識過這一切。2011年12月出臺印花稅後(第五輪降溫措施),開發商股價曾下跌六分之一。但去年又反彈三分之二,領先海峽時報指數五分之二。而去年10月開始的第六輪措施,幾乎沒有激起任何反應:據野村證券(Nomura)統計,此輪變化出臺前,開發商股價相對於其資產淨值僅有平均15%的細小折讓。廉價資金造就的市場,注意力維持時間就跟小孩一樣短暫。它若不乖乖聽話做事,政府別無選擇,只能考慮施用更多老方法。投資者已被警告過了。

您已閱讀95%(680字),剩餘5%(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