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全球政治

未來20年兩大權力轉移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未來20年最吸引人的故事,都圍繞著兩種巨大的權力轉移:第一是全球權力東移及南移,到2030年,亞洲將在大多數相對實力衡量指標上超過歐美;第二是政府權力向個人轉移。

關於未來的世界格局,有三件事情值得我們仔細考慮。政府在變得愈發武斷自信的同時,處理問題的能力卻在下降。新近獲得更大賦權的公民們對於自己的政治領袖則變得愈發挑剔。把這兩個方面放在一起考察,你或許就能得出導致民族主義和衝突復燃的原因。

日前,美國級別最高的情報機構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簡稱NIC)發表了每四年一次的、展望二十年後世界局勢的報告。這份名爲《2030年全球趨勢:不一樣的世界》(Global Trends 2030: Alternative Worlds)的報告,在美國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舉辦的一次會議上發佈。報告本身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是一座彙集了經過精挑細選的案例、有預見性的分析以及戰略性洞見的寶庫。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的總部位於華盛頓。

這份報告花了很大篇幅闡述對於美國實力走向的看法。NIC指出,「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即始於1945年的美國霸權時期,很快就將結束。你也許會說,那又如何?世界各國的實力對比變化早已不算新聞。但這份報告的意義在於,美國自身開始主動承認這一點。來自華盛頓的訊息稱,白宮在這份報告發表前表現出了不同以往的緊張。

您已閱讀27%(530字),剩餘73%(14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