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報告

去魅:話題2012

中國學者楊早:從2005年至今,我每年都主編一本年度評論集。《話題2012》給今年定的關鍵詞是:去魅。2012,從諾獎、愛國到韓寒、雷鋒,一切都在褪去光環,露出本實。

(編者按:自2006年起,中國學者楊早每年都主編一本年度評論集《話題20**》,從《話題2005》到《話題2012》,已有八本。這一書系重在觀察與記錄當年中國社會精神生活的變化,強調「播新知,列譜系,破虛妄」。每年楊早都會爲《話題》、同時也爲整個年度寫一篇綜述,以梳理這一年的精神脈絡。《話題2012》給今年定的關鍵詞是:去魅。2012,從諾獎、愛國到韓寒、雷鋒,甚至後宮與食品,一切都在褪去光環,露出本實。)

什麼樣的話題會進入《話題》,其實是一個隨機事件。歷史沒有真相,新聞也無所謂重要。至於我這樣一個沒有江南style的歐巴,在年末繼續猥瑣地關注各類政治娛樂身邊八卦之餘,突然一身正氣地坐下來寫綜述,我其實是在記錄一些情緒。在我看來,情緒是有史以來最易消散的東西,但又是有史以來流傳最恆久的物事。

挑一件事代表2012的情緒,我會投一票給「諾貝兒文學獎開獎」。諾貝兒獎的擰巴,在於它像娛樂獎項一樣拼命玩神祕,甚至更進一步,連提名名單都沒有,逼得媒體與博彩公司在全球的各界高手裏面海底撈。因此,獎前的預測與盤口,「得與不得」的計算,開獎後一窩蜂式的報導,「配與不配」的爭議,這個獎說明什麼的分歧,展望未來的評斷,都構成了一幕一幕的人間喜劇。尤其當2012的諾貝兒文學獎花落我們這樣一個吵架大國,聲浪幾乎掀翻了房頂,有人漏夜把他的書上架,有人毅然將他的書下架,有人趕著偷蘿蔔,有人忙著種高粱,有人高歌牛掰,有人逼問軟弱。是大國造就了莫言,還是莫言提升了大國?這是最讓我興奮的話題:多元,價值觀,精神生活,莫衷一是。

您已閱讀15%(656字),剩餘85%(36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