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會計準則

歐洲應重新審視會計準則

USS Investment Management英國股票部主管萊文斯坦、皇家倫敦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塔爾伯特:國際會計準則制定者出於與美國準則接軌的願望,將中立原則置於審慎原則之上,這樣的安排並不適合歐洲。有必要重新審視。

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最近呼籲各銀行編制更審慎的會計報表,該行擔心,銀行未能識別可能的違約——與所謂的殭屍企業(zombie companies)有關——會阻礙貸款活動,進而影響經濟成長。惠普(HP)決定將其2011年收購的英國軟體公司Autonomy的資產價值減記80%,突顯出在非銀行業領域穩健報表的重要作用。我們和其他投資者認爲,如果想讓我們相信報表上的數據併爲經濟的持續成長提供支持,審慎原則需要重新回到所有公司的報表上來。

作爲長期股東,我們依賴會計報表提供有關一家公司資本狀況的可靠意見、評估高階主管表現以及給予管理層創造持久價值的激勵。公司董事需要審慎的報表來履行其法律責任:確定一家公司具備償付能力,並確定在不侵蝕資本金的情況下,有多少資金可以分配給股東。

要做到這點,會計報表必須着眼於可變現價值,並納入可能的虧損。它們應提供有關一家公司的「真實和公允」意見,這種意見不會因爲短期市場波動而被誇大。

您已閱讀26%(414字),剩餘74%(11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