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大數據

安邦:迎接大數據時代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大數據時代已經成爲潮流,開始衝擊我們所處的資訊時代。大數據時代及相關的機會,已經在中國市場出現。把握住大數據時代的企業才能引領未來。

阿里巴巴是做什麼的?很多人會說,當然是電商啊。這不,今年11月11日「光棍節」,阿里巴巴交出了一份近乎瘋狂的數據:一天成交191億元,成交超過1億筆!據業內人士估算,國內20餘家主要電商整體銷售額超300億元。

但是如果要問:阿里巴巴靠什麼支撐這麼大的電商交易?這些交易背後的本質又是什麼?可能很多人就回答不出來了。的確,從交易的角度看,阿里巴巴做的是電子商務;但如果看電商交易的實質,阿里巴巴做的實際上是資訊和數據服務!它提供的撮合交易服務,不管是B2B還是B2C,實際上提供的是供需雙方的資訊;它提供的第三方支付服務,背後也是靠撮合資訊的服務。此外,阿里巴巴靠著電子商務,積累了大量的企業和個人資訊和數據。今後圍繞這個基礎,阿里巴巴能變著花樣做出很多的生意。比如它現在搞阿里小額貸款,就是靠積累的信用數據。

阿里巴巴的所作所爲,符合一個時代潮流——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大數據時代已經成爲潮流,開始衝擊我們所處的資訊時代。《紐約時報》2012年2月的一篇專欄中稱,「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於數據和分析而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哈佛大學和社會學教授加里•金如此描述大數據時代:「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

您已閱讀36%(562字),剩餘64%(9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