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

Lex專欄:美國離財政懸崖有多遠?

投資者眼下關注的是「財政懸崖」:除非國會及時達成協議,否則6000億美元的增稅和削減支出措施將在明年生效,使美國陷入又一場經濟衰退。

散開吧,夥計們,這裏沒什麼好看的了。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連任意味著美國經濟政策(還有市場情緒)將不會改變。沒錯,投資者不用面對羅姆尼上臺後推行「霰彈槍政策」帶來的麻煩,包括可能圍繞人民幣問題與中國爆發貿易戰,或者美聯準(Fed)主席班•柏南奇(Ben Bernanke)遭到邊緣化。至於歐巴馬的又一個四年任期,未來的政策僵局看上去將和往日一樣。投資者眼下關注的重點將是所謂的「財政懸崖」。「財政懸崖」意味著,6000億美元的增稅和削減支出措施將在2013年自動生效——除非國會及時達成協議阻止這種局面。在投資者等待美國國會採取正確行動之際,他們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一個是找出最可能受益於歐巴馬連任的行業。銀行怎麼樣?銀行業從一開始就是歐巴馬政府的懲罰對象:歐巴馬是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僅兩個月後當選總統的。此後出臺的干預式監管不太可能被削弱。但假定抨擊銀行家的言論到此爲止。歐巴馬政府基本上贏得了其與銀行之間有關監管和實踐的辯論。美國各銀行的狀況要比歐洲的銀行好得多。華爾街與白宮休戰是可取的,也將是一個買入信號。

另一個場景對某些投資者而言是負面的。在財政懸崖的場景下,布希政府出臺的股息稅稅率15%的政策(金融危機後得到延期)將失效。股息稅將再次恢復到近40%的稅率。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裏,標普500成分股公司支付的現金股息成長了18%,這是至少20年來最大幅度的成長。這真是令人掃興的典型例子。

您已閱讀94%(653字),剩餘6%(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