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Lex專欄:中國經濟放緩影響美國企業業績

本週3M和杜邦這兩家美國大型企業發佈糟糕業績報告。人們很容易哀嘆美國工業基礎走下坡路,但美國並非這兩家公司的問題。它們的問題出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建築及基建支出放緩。

市場價格和經濟現實之間的關聯是區域性的、不確定的、多變的和非理性的。然而,兩者之間終究是存在關聯的,尤其是在週二股市大跌之後,人們會尋找原因,有人無疑會指向兩家大型工業企業公佈的盈利報告不佳:3M和杜邦公司(DuPont)。

杜邦銷售額急劇下降,每股盈利減半。3M的有機銷售成長勉強達到正數,利潤上升,但今年的盈利目標已被下調。人們很容易哀嘆美國工業基礎走下坡路。但美國並非這兩家公司的問題。它們的問題是亞洲,那裏代表著杜邦四分之一、3M近三分之一的銷售。杜邦在亞洲的銷售量和價格分別下跌了10%和5%(不計匯率影響)。對3M而言,價格下跌的影響超出銷量成長的影響。

杜邦在亞洲的痛源有兩個:首先也更重要的是,中國建築及基建支出的放緩。這打擊了該公司的高效能化學品業務,這塊業務嚴重依賴對油漆和地板製造商的銷售。第二是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的產能過剩,杜邦向該行業供應原料。而3M的電子業務在亞洲受打擊最大。

您已閱讀62%(398字),剩餘38%(2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