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釣魚臺

「九•一八」之際談愛國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蔡成平:中國銘記「國恥」,當以自強爲目的,但不能簡單地基於船堅炮利。發展但不迷戀硬實力,樹立起和平、理性的國家形象,是唯一出路。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這首創作於1936年的經典抗日歌曲《松花江上》,恐怕所有的國人都聽過,那份悲愴感超越時空。

又到了九一八,第81個年頭。全國各地一如既往地興起了各種紀念,只是今年因爲島爭而倍添了「復仇」的火藥味,「新仇舊恨一起了」的標語赫然出現在聲勢浩大的反日遊行隊伍中。

您已閱讀5%(182字),剩餘95%(36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