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

中國未來糧食進口的生態代價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執行編輯萊維特:爲了滿足國內肉食需求,中國農業綜合企業將會進口數百萬噸的動物飼料,爲巴西等國帶來集約農業和更嚴重森林破壞的風險。

中國農業的動態正在發生變化。儘管中國的糧食主要還依靠自給,但很有可能進入一個食品進口日益增加的時代,特別是在動物飼料方面。但是,中國準備好對其不斷成長的海外足跡的環境影響負責了嗎?

過去二十年,中國的大豆進口大量增加。到2030年,中國消費的進口大豆將達到7200萬噸,比今天世界大豆總產量的四分之一還多。

環保主義者擔心,這將給巴西尚未開墾的林地帶來更大的壓力,因爲該國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大豆生產國,也是中國的主要供應國。2011年,巴西67%的大豆出口都到了中國。並非巧合,這個南美國家如今也正在成爲中國不斷擴大的農業綜合企業的一個主要投資地。

您已閱讀10%(276字),剩餘90%(24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