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Lex專欄:玉米價格與肉類企業股票

乾旱導致美國玉米嚴重歉收,價格飆升,也因此打擊了以玉米爲飼料的肉類企業。但旱災總會結束,人們又愛喫肉。現在也許是投資肉類生產商的時候。

你不僅僅是在喫玉米時消耗玉米。玉米是生產牛奶、肉類、包裝食品、蘇打、甚至汽油的重要原料。一場乾旱已嚴重損害美國今年的收成,威脅把價格推向新高。玉米價格現在已從6月份的每蒲式耳(bushel)6美元飆升到逾8美元。

這對很多公司來說是件大事。多數企業都進行了對沖操作。乙醇公司(吸收總收成的40%)可以購買玉米期貨,銷售乙醇或汽油期貨,或事先購買玉米和乙醇合同,以此鎖定一部分利潤。他們也可以閒置廠房,像瓦萊羅公司(Valero)所做的那樣。肉類生產商(另外逾三分之一的玉米消耗)也可以鎖定該飼料價格。雞肉生產商桑德森農場(Sanderson Farms)的一貫做法是,僅提前數月購買飼料,以防價格轉向。但因爲不存在雞肉期貨市場,所以更難保證利潤率。

賭注很高。桑德森估計玉米價格每躍升10美分,生產一磅雞肉的成本就要增加三分之一美分。而如果上漲2美元,正如剛剛發生的那樣,將爲每磅雞肉成本增加約7美分。聽起來還不算多?嗯,桑德森在截至4月的第二季度每磅雞肉毛利潤爲大約8美分(利潤率爲10%)。如果玉米價格在對沖產品到期後仍維持高位,而消費者又拒絕漲價,公司利益就會受損。桑德森的股價在過去三個月下跌了四分之一。其他肉類生產商,如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泰森(Tyson)和潔百士(JBS)公司也都遭到打擊。

您已閱讀77%(559字),剩餘23%(1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