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經濟數據傳來,拉動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都現躊躇之態。海外經濟動盪,出口引擎熄火,經濟放緩,居民消費停滯,房地產調控,投資減速。雖然20%的投資增速讓發達國家甚至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歎爲觀止,但相比於2009-2010高達50%的基礎建設投資增速,投資無疑是出現了負成長。
很多專家正確地指出,投資放緩是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根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的思路,提振經濟當然還需重啓投資閘門。就在中央政策決策之時,地方政府的自救活動已經全面展開。近期各地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投資項目,讓市場有了一種夢迴2009年春的感覺。
與此同時,也有聲音傳來,認爲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中,美歐生病,中國喫藥;生命垂危者者煎蔘湯,頭痛腦熱者打腎上腺素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發達國家成長停滯,發展中國家通貨膨脹的新一輪帶有全球化印記的「滯漲」局面。當前,中國經濟政策所面臨的兩難局面,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爲2008-2009年刺激政策,貌似解決了短期的腠理之疾,其實加重了長期的膏肓之病。
您已閱讀22%(442字),剩餘78%(16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