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市場確實按照達爾文理論演化,那成長型投資者還會存在嗎?他們願意出高價買下前景強勁的股票。也就是說,他們會出高價買進可能成爲現實的東西,這與價值型投資者相反,後者以折扣價購買現實存在的資產。如此看來,成長型投資者中出不了像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這樣的英雄是有原因的。這種方法很愚蠢。
可是你再瞧瞧帕納拉麪包店(Panera Bread)。2007年8月,一個樂觀的成長型投資者願以24倍的預期本益比購買該連鎖餐廳的股份。五年後,他擁有260%的回報,這全由基本面因素驅動:同店銷售額成長平均在5%左右;該公司擁有的餐廳數量成長了近一半;利潤率也有所擴大。現在還說誰愚蠢,沃倫?
當然,關於帕納拉的競爭對手——奇波多墨西哥連鎖餐廳(Chipotle Mexican Grill)的類似故事或許也該講一講。這家公司擁有強勁的成長和盈利史。其股票走勢圖在上月以前,看來還與帕納拉很相似——上月它公佈的季度數據儘管按正常標準頗爲強勁(營收成長20%),但同點銷售成長遜於預期。其股價縮水了四分之一。有沒有可能提前區分奇波多和帕納拉呢?也許吧。瞭解「昂貴」與「非常昂貴」之間的區別可能會有幫助。在它暴跌以前,奇波多的股價本益比爲40倍,而帕納拉是27倍。
您已閱讀76%(532字),剩餘24%(1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