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刻準備就緒的中國運動員不同,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的出口復甦後勁不足。出口增速正迅速喪失動力,上月同比僅成長1%,6月爲11%。這讓中國工業處於何等形勢?
至少,局面不像以前那樣糟糕。出口現在佔中國經濟產出的四分之一左右,而2008年爲約三分之一。對全球消費者的依賴減輕,促使企業管理者把精力放在國內品牌的發展方面。以製鞋企業九興(Stella International)爲例。自金融危機以來,隨著國內零售和自有品牌業務的成長,該設計製造商(客戶包括Clarks和渥弗林(Wolverine)等)的股價已上漲3倍。易觀國際(Analysys)的數據顯示,這種對國內市場的關注,還幫助將過去兩年全國企業對消費者(B2C)的電子商務銷售額擴大4倍,至4500億元人民幣(合700億美元)。
然而,中國自己無法完全彌補海外需求放緩的影響,而且國內市場也在放緩。這讓製造商幾乎無法獲得定價權。更糟糕的是,由於供應過剩以及在線零售商之間的激烈競爭,很多在線銷售的產品的價格開始下跌。難怪凡客誠品(Vancl)等在線服裝零售商正把目光投向孟加拉以節約成本。
您已閱讀64%(476字),剩餘36%(2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