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

英國復興路還長

FT特約編輯黑斯廷斯:面對經濟困境,英國人相當悲觀,陷入苦思,對領導人不抱有多大信心,而復興需要的那種英國精神恐怕已一去不返。

奧運會頭幾天過去,英國上上下下長吁了一口氣。就好像看一位年邁的貴婦顫顫巍巍穿過舞廳,只要她的頭髮沒散、禮服沒破、鞋跟沒掉,所有人就謝天謝地了。

在東尼•布萊爾(Tony Blair)支持下花費10億英鎊建成的千年穹頂(Millennium Dome),最終關門大吉,這極大地打擊了英國人的自信心,特別是在大型「面子工程」方面。千年穹頂這座建築的結構沒什麼問題,但沒有任何實質內容(這一點恰似新工黨),也算是對新工黨的一個紀念。

在千年穹頂之前,這樣的例子還有:協和飛機(Concorde)——昂貴、有缺陷、一開始就沒考慮商業可行性;開通時間推了又推的英法海底鐵路隧道(Eurotunnel rail link);一項靠譜的國家航空政策遭到多屆政府拒絕;還有同樣悲劇的能源政策(除了補貼幾千臺渦輪發動機之外)。

您已閱讀18%(352字),剩餘82%(15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