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有所行動了」——在英國第二季度經濟產出數據於近日出爐後,我們聽到了這樣的呼聲。英國經濟當季收縮了0.7%,表現糟糕透頂。目前的實際國內生產毛額(GDP)已低於聯合政府2010年上臺執政時的水準。
對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來說,這一情況將促使政府繼續「密切關注經濟」,並繼續「應對國內的債務問題和海外的債務危機」。而在影子財政大臣埃德•鮑爾斯(Ed Balls)看來,如今是時候「改變方向,採取另一種方案來促進就業並刺激成長了」,包括對銀行增稅,同時對家庭部門減稅。
這兩人都強調了政府採取明智政策的重要性,這一點沒錯,對此我深信不疑。不過,政府應該採取的正確舉措完全取決於經濟的真實狀況。而到今天爲止,英國經濟的基本狀況究竟怎樣,答案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
您已閱讀21%(345字),剩餘79%(12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