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企業併購

中國企業應向亞歷山大學習

臺灣媒體人楊艾俐:東方企業併購西方企業成績不佳,連最早實行海外併購的日本都乏善可陳。臺灣企業併購歐美企業更是一片慘綠。對如今在海外頻頻收購的中國大陸企業來說,除吸取東亞其它地區的教訓之外,古代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所做所爲,亦足堪借鑑。

接連幾周,頻頻聽到中國大企業進行海外收購,例如最大券商中信證券宣佈,與法國里昂證券大股東法國東方匯理銀行達成協議,將以12.52億美元收購里昂證券100%的股權。接著中油海宣佈以151億美元100%收購加拿大油氣公司尼克森。中石化同日表示要以15億美元收購另一家加拿大油氣公司。

顯然,「中國收購時代」開始啓動,針對中國資金逐步跨足海外併購,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萊昂斯曾說:「我們的世界正從『中國製造』階段進入『中國收購』階段。」

東方企業購併西方企業成績不佳,連最早實行海外購併的日本,都乏善可陳。臺灣企業購併歐美企業更是一片慘綠,臺灣企業明基(BENQ)七年前意氣蓬髮購併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勞師動衆,變革各種制度,最後不到一年,就宣佈失敗,申請破產保護,這場「世紀婚禮」終於宣告離婚,明基損失達80億人民幣,等於平均每天都損失一億臺幣。

您已閱讀17%(369字),剩餘83%(17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