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未來走勢不容樂觀

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王健:中國經濟面臨外部需求減少和房地產市場繼續低迷的風險,成長明顯放緩,而中國政府對成長的支撐力度也受到限制。

最近國際上對中國經濟的負面預測居多,因而有國內媒體認爲這是國際上「唱衰中國」的陰謀。其實這種說法是對西方媒體的一種誤解。很多情況下,同一時期的西方媒體報導中往往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而當大家的意見趨於一致時,反映的是某種觀點在媒體中佔據了優勢。最近對中國經濟的負面預測增多,反映的是大家對中國經濟的擔憂逐漸增強。與其認爲這是種別有用心的陰謀,不如認真考慮下是否中國經濟真的象報導擔心的那樣存在較強的下行風險。

個人而言,我認爲中國下半年的經濟形勢確實不樂觀。這種不樂觀主要來自下面幾個原因。第一,國際市場上對中國產品的外部需求預計將持續惡化。第二,政府對經濟成長的支撐能力要遠小於08-09年。第三,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很可能將繼續拖累中國經濟成長。

中國產品外部需求的下降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由外部整體需求下降造成。西班牙向歐盟請求援助性貸款標誌着歐洲債務危機惡化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西班牙目前面臨和希臘類似的資本外逃現象。但由於西班牙經濟總量要遠高於希臘,對銀行注資所需要的資金也要遠高於希臘。而且在危機正式解決之前,這種資本外逃就不會停止。因此,對西班牙銀行注資只是一個臨時解決方案。而歐洲債務危機最終的解決需要一個根本性的政策改變。這是由於隨著西班牙和義大利這種大型經濟體的捲入,以往的救助方案已經不可能再持續下去。僅西班牙和義大利兩國今後兩年到期的政府債務就有超過8千5百億歐元,遠高於可以動用的救助資金。這種情況下,歐債危機的解決需要通過歐洲共同債券或者歐洲央行擔任最後貸款人等這種有無限火力的救助方案。但上述兩個解決方案充滿政治障礙,目前看不到任何解決的跡象。因而下半年歐洲債務危機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非常大。這將給全球經濟造成衝擊,降低全球投資和消費需求。

您已閱讀34%(730字),剩餘66%(14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