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十年,中國企業向國外市場輸出了大量產品,爲此,中國人民卻在空氣、水資源、土壤等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然而,隨著財力的增強,中國人也開始更加關注汙染對健康的影響。有跡象顯示,上面提到的這種出口—汙染模式很有可能會發生逆轉。至少在一個領域內,情況已經開始有所變化,那就是中國對某些食品進口需求的不斷增強,引發了人們對出產國環境汙染問題的關注。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產國,而中國也迅速成爲其最大的進口國。截至2009年的三年間,美國對華出口的糧食數量增加了一倍多。2009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糧食價值更是超過了130億美元,成爲僅次於加拿大的第二大美國農產品進口國。
推動中國進口需求增加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不僅帶動了食品需求量的增加,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在提高。而中國發生的一連串食品安全醜聞更引起人們對本土農產品安全的擔憂。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畜牧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作爲飼料的大豆和玉米的進口需求也在增加。在中美兩國貿易摩擦、地緣戰略對抗頻發的情況下,食品和農產品貿易卻在悄然升溫。
您已閱讀21%(456字),剩餘79%(17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