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兩週,是英國大型企業聲譽遭受前所未有沉重打擊的兩週。製藥集團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被處以30億美元的罰款,原因是該集團在美國市場上推銷藥品的過程中做出了不法行爲。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及其分支機構因系統故障導致客戶交易中斷。應該令這兩家企業感到慶幸的是,與鮑勃•戴蒙德(Bob Diamond)和巴克萊銀行(Barclays)有關的新聞成功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而在更早的2010年,還發生了英國石油(BP)的漏油災難。
串通一氣操縱利率或許算得上欺詐;瞞報藥物的副作用理應受到嚴厲指責,但或許並不違法;在石油鑽井安裝中偷工減料算得上不負責任;電腦系統故障似乎是運氣不太好。這些事故本身各不相同,過失程度也各有輕重,但在這些事故背後,是否隱含了一個共同的原因?
這四家公司所做的決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短期內有利,卻爲日後帶來麻煩。但如果說這些公司的問題是目光短淺,雖然沒說錯,卻遠未說到點子上。
您已閱讀24%(412字),剩餘76%(13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