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

企業價值觀不能計算

FT專欄作家約翰•凱:企業常犯的錯誤是,在利用一些工具追逐利潤時,令公衆對自己的價值觀產生懷疑。我們希望企業把誠信變成自身必要屬性。

過去這兩週,是英國大型企業聲譽遭受前所未有沉重打擊的兩週。製藥集團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被處以30億美元的罰款,原因是該集團在美國市場上推銷藥品的過程中做出了不法行爲。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及其分支機構因系統故障導致客戶交易中斷。應該令這兩家企業感到慶幸的是,與鮑勃•戴蒙德(Bob Diamond)和巴克萊銀行(Barclays)有關的新聞成功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而在更早的2010年,還發生了英國石油(BP)的漏油災難。

串通一氣操縱利率或許算得上欺詐;瞞報藥物的副作用理應受到嚴厲指責,但或許並不違法;在石油鑽井安裝中偷工減料算得上不負責任;電腦系統故障似乎是運氣不太好。這些事故本身各不相同,過失程度也各有輕重,但在這些事故背後,是否隱含了一個共同的原因?

這四家公司所做的決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短期內有利,卻爲日後帶來麻煩。但如果說這些公司的問題是目光短淺,雖然沒說錯,卻遠未說到點子上。

您已閱讀24%(412字),剩餘76%(13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