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

聯發科的「聯發」優勢

Lex專欄:臺灣晶片商聯發科對晨星的收購要約使它一躍成爲Fabless晶片銷售排名第四的公司。如果他們能重新部署重疊的研發資源,並利用聯發科在開闢市場方面的精明,他們很可能構成威脅。

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和AMD超微公司要留神了。聯發科(MediaTek)對晨星(MStar)的收購要約,令這家臺灣晶片商一躍成爲Fabless晶片(即設計和銷售晶片,但並不從事晶片製造)銷售排名第四的公司。如果他們能重新部署重疊的研發資源,並利用聯發科在開闢市場方面的精明,他們很可能構成威脅。

聯發科的聲譽緣於其爲中國廉價手機製造商提供創新的一站式晶片整體解決方案。在早期仿製iPhone的山寨版手機之後,這已催生了合法的低成本智慧型手機行業,在全球銷售上已超越高階市場。晨星也參與手機晶片競爭,但表現不佳,其優勢是在電視機市場。

合併的財務理由很簡單:要跟上美國競爭對手是代價高昂的。在2007年由中國市場引領的利潤高峯期,聯發科投入研發的1美元,能帶來9美元的銷售。如今則只能帶來4美元的銷售,跟大公司相仿。營業利潤率已從40%暴跌至大約14%——仍是AMD的兩倍,但只有高通的一半。與此同時,晨星公司每投入1美元研發,仍可帶來挺不錯的6美元銷售。新公司面臨的挑戰,將是留住1000多名(據野村證券的估計)專注研發手機的工程技術人員,並將其投入下一代項目。

您已閱讀63%(493字),剩餘37%(2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