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

Lex專欄:亞洲晶片製造商冷暖自知

亞洲晶片製造商們面臨截然不同的處境:台積電正計劃大規模投資,以滿足對其高階晶片的需求,但在普通存儲晶片市場,SK海力士等廠商則面對價格下降的前景。

晶片製造商處境各不相同。台積電(TSMC)正計劃進行空前規模的投資,以滿足其合同供應需求。SK海力士(SK Hynix)和一些存儲晶片製造商們的情況則截然不同——這些製造商們仍在希望,一家同行的破產,能夠讓存儲晶片價格持續上漲。

按銷量計,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合同晶片製造商。今年,它的資本支出將達80億美元以上,與營運現金流之比連續第三年超過五分之四。這麼做風險大嗎?未必。隨著去年洪水和海嘯造成的供應鏈中斷得到緩解,個人電腦製造商正在補充庫存。Windows 8相容機所需的高階晶片,以及競爭對手爲應對蘋果(Apple)據信即將推出的iPhone 5而發佈的手機所需的高階晶片,將提振今年晚些時候的銷量。不過,由於生產成本高昂(台積電的支出多數將花在擴大28奈米或更小寬度微型電路晶片的產能上),合同製造商的數量很有限。以銷量計爲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的英特爾(Intel),也在尋找合適的合同製造商。這就使得高通(Qualcomm)等晶片設計企業幾乎沒有什麼選擇。

遺憾的是,SK海力士所在的存儲晶片市場的供應就不是那麼緊俏了。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的價格自爾必達(Elpida)破產以來一直在上漲,但海力士和美光(Micron)(曾分別爲第二大和第四大DRAM廠商,遠遠落後於三星(Samsung))依然報告虧損。待換了新東家的爾必達迴歸市場之後,DRAM價格的漲勢可能會中斷。台積電也不是沒有面臨任何威脅:三星就會對其構成競爭。AMD剝離出來的Global Foundries,今年也將在美國開設28奈米晶圓廠。

您已閱讀88%(658字),剩餘12%(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