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經濟

「美國夢」已成神話

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美國不平等程度正處於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最高點,年輕人依賴父母收入的程度超過任何發達工業國家。美國不再是人們心中的「機會之地」。

美國的不平等程度正處於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最高點。不管你如何解讀,收入最高的人羣正享用著更大的一塊蛋糕;位於貧困線以下的人羣正在擴大。中值收入和最高收入人羣之間的差距也在拉大。美國曾經認爲自己是一個中產階級國家,但情況已不再是這樣了。

經濟學家們引用「邊際生產率理論」(marginal productivity theory)爲此類差異提供理由,該理論用更大的社會貢獻來解釋更高的收入。但那些提供推動技術進步的知識、從而真正改變我們的社會的人,得到的報酬相對微薄。想想鐳射、圖靈機的發明人,或者DNA的發現者吧。華爾街高薪人士的創新把全球經濟推向毀滅的邊緣,可這些金融企業家們照樣揣著鉅額收入一走了事。

如果滴漏(trickle-down)經濟學有一點點道理的話,人們對於不平等的心態或許會好一點。但美國人如今的收入中值不及15年以前;全職男性員工的收入中值低於40多年前。與此同時,那些收入最高的人羣從未像現在這樣富有。

您已閱讀23%(408字),剩餘77%(13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