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張軍:中國經濟爲什麼減速?

復旦大學教授張軍在FT青島國際經濟高峯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減速主要是因爲勞動生產率下降,這又是因爲生產要素的跨部門流動受阻,因此需要打破壟斷、撤銷管制。

近年來在國內外廣受關注的「中國模式」(China Model)問題,現在已經變成了「中國困惑」(China Confusion)問題,在6月20日召開的FT青島國際經濟高峯論壇上,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而對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預期,是增強這種困惑的一個重要因素。

業界和投行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比較悲觀的預測是7.8%,樂觀預測是8.4%-8.5%,但不論如何,成長步伐放慢的趨勢已經顯現,對中國如此大的一個經濟體來說,即使是一個百分點的縮減,也影響重大。中國經濟是不是進入了一個減速區間?這是需求面還是供給面的原因導致的?在張軍看來,這不僅關係到我們對現狀的認識,還直接決定中國的政策方向和經濟治理方向。

經濟減速的趨勢已明顯可見,但對這一現象的解釋仍然衆說紛紜。張軍把現有的解釋總結爲三種:一是認爲這是中國與發達經濟體差距縮小之後的一種「正常收斂」;二是將原因歸結爲「外部震盪」,即全球成長乏力和歐元區債務危機影響的持續發酵;第三種解釋是內需不足,即貨幣收縮導致內部總需求不足,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需求不足。

您已閱讀38%(467字),剩餘62%(7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