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

中國私募債開閘影響幾何?

開開門資本執行長李健豪:中國私募債試點短期內或比較謹慎,但意義重大。良好的披露制度利於私募債流動性與企業再融資,也會給投資者帶來更多信心。

近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別發佈了《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業務試點辦法》,首批中小企業私募債更有望近期推出,這將對中國私募融資市場的發展帶來不小影響。

筆者認爲,中國私募債的開閘意義重大。首先,這將會給中小企業更多行之有效的融資管道,從而取代對傳統銀行貸款業務的依賴性,免受諸多限制;進一步看,私募債建立在健全的法律制度之下,內嵌法律約束條款,又受到交易所監管,相對於以往僅限於雙方私下談判達成交易的方式,投資者將獲得更強有力的保護;對於投行來說,提供與私募債相關的託管業務、建立相關的研究中心是極具吸引力的業務。重組、再融資、後續事宜及挖掘IPO對象企業等,都將切實爲投行帶來收入成長點,爲PE和VC基金帶來新的退出戰略。

理論上說,私募債的確值得提倡。如果交易所和投行方面能打造一個合適的平臺,服務於投融資雙方,則私募債將取得積極健康的長足發展。

您已閱讀21%(367字),剩餘79%(14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