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WPP

蘇銘天:我爲何付自己高薪?

全球公關集團WPP執行長蘇銘天因薪酬問題,日前成爲英國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面對外界對他高薪的質疑,蘇銘天在FT撰文爲自己進行了辯護。

許多人或許認爲,如果我對自己的薪酬發表看法,這將會引火燒身,但我想談一談有關CEO薪酬的話題。

27年前,我們組建了WPP,那時它還叫做Wire & Plastic Products。公司成立之初,辦公地只是在倫敦的一所房間裏,只有兩名員工,市值僅爲100萬英鎊。如今,我們擁有超過16萬名員工,業務遍及108個國家,市值達到約100億英鎊。

1985年,我借來25萬英鎊,買下了WPP近15%的股權。但凡在1985年WPP成立之初投入1000英鎊的人,算上分紅,如今手中的這筆投資已價值超過4.6萬英鎊,若是不算分紅,價值也達到了3.1萬英鎊。若是包括分紅,在富時指數(FTSE)所有總部位於英國的成分股企業的成功榜上,WPP排在第九位,若是不包括分紅,WPP則可以排到第七位。在過去五個日曆年中,WPP的表現遠遠超過了富時100指數。去年,我們的收入達到創紀錄的100億英鎊,盈利也創下10億英鎊的紀錄,在我們這個行業內,這是前所未有的。此外,在戛納廣告節上,我們還捧回了第一座頒給最具創意公司的「金獅獎」。

您已閱讀26%(454字),剩餘74%(13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