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穿著單調中山裝的日子,中國時尚已經走過了很長的路。周成建,一個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在這條服裝發展的道路上發揮了很大作用。他是時裝零售商美特斯邦威(Metersbonwe)的主席,該公司因獲研究機構華通明略(Millward Brown Optimor)評選爲最具成長潛力的全球品牌之一,而在時尚界脫穎而出。不僅如此,該品牌估值據稱高於CK(Calvin Klein)。果真如此嗎?
對於任何一個想在中國建立品牌的人來說,零售時裝業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據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稱,中國擁有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服裝市場。中國人在服裝上的開銷超過大米和豆奶。去年服裝銷售額成長了25%,比整體零售成長快40%。這令一批聽上去帶有歐洲色彩的時裝店名(從森馬和七匹狼,到佐丹奴和美特斯邦威)迅速崛起。在這些品牌中,美特斯邦威表現不俗。它是第一批從地區走向全國的品牌:擁有4000家分店。其平價的休閒裝,令其成爲中國學生人羣中最流行的品牌。自2007年以來年銷售成長平均達33%。
然而隨後在中國又出現了像ZARA、H&M和UNIQLO(Uniqlo)這類品牌,在財務前線上向美特斯邦威發起挑戰。比如說,美特斯邦威可能擁有雙倍於H&M的全球分店,但僅有該瑞典品牌集團盈利的10%。沒錯,大量銷售運動服和T恤爲其支撐起15%左右的運營利潤,僅略低於國際同行。然而,即使在美特斯邦威最高階的門店,其營收也比H&M在中國的分店低14倍。
您已閱讀87%(615字),剩餘13%(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