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綠色建築評估體系的中國困境

清華大學訪問學者康納萊爲環境網站「中外對話」撰寫:在建築上,如果中國和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步美國後塵的話,全球氣候就會災難重重。

中國面臨諸多環境挑戰,其中一個就是建築能耗在未來十年的劇增。磚塊和砂漿生產已經佔據了中國主要能源消費總量的25%,但目前中國的能源消費水準與西方相比仍然很低。實際上,中國城市建築單位面積的能耗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人均能源消費則只有美國的十一分之一。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研究美日等發達國家建築能耗的歷史發展軌跡,就能發現一條預示中國未來走向的線索。隨著人均GDP的成長,建築物能源消耗強度(EUI,即單位面積的能耗)也將不斷增加。

目前中國的EUI只相當於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或者50年代的美國。但從那之後,供熱製冷技術的進步大大改變了建築物的設計和運行。再加上收入提高帶來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變化,這一轉變導致美日建築物EUI增加一倍。除非能在設計模式上減緩或者防止上述變化,否則中國也將經歷和美日一樣的EUI成長。

您已閱讀13%(357字),剩餘87%(23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