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薄熙來

中國沒有解決「壞皇帝」問題

著名美國學者福山:不受制約的權力如掌握在一位仁慈且明智的統治者手裏,會有很多好處,但如何保證好皇帝會源源不斷地出現?中國至今未能解決這個問題。

2000多年來,中國政治體制的基礎一直是高度複雜的中央集權的官僚體制,這個官僚體制一直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管理著一個龐大的社會。中國從未建立起法治——可以限制政府的自由裁量權的獨立法律制度。中國沒有建立起正式的權力制衡機制,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受各種規定及慣例約束的官僚體制,以及儒家道德體系。規定和慣例讓官僚體制的行爲可以合理預測,儒家道德體系則教育領導人要考慮公共利益,而不能只顧個人權勢膨脹。今天運行的體制在本質上也是如此,皇帝的角色由共產黨充任。

中國政府一直無法解決的是歷史上被稱爲「壞皇帝」的問題:不受制約的權力如掌握在一位仁慈且明智的統治者手裏,會有很多好處,但如何保證好皇帝會源源不斷地出現?儒家教育體系和官僚政府本應教化領導人,但壞皇帝仍不時出現,例如「邪惡的女皇武則天」,她殺死了唐朝很多貴族,或者明朝的萬曆皇帝,他曾一怒之下,近30年不上朝、不批奏摺。

在很多中國人的眼裏,最後一個統治中國的壞皇帝是毛澤東,他給中國人造成了無法言說的痛苦,而且在1976年去世之前,他的權力一直不受制衡。目前制約共產黨最高層決策和領導權的規則,反映了從這段歷史中吸取的教訓:政治局常委9名委員共同承擔責任;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的任期爲10年;67歲以上的人不納入政治局常委委員的考慮範圍。這些規則是爲了防止有人利用個人權威主宰整個黨和國家,防止另一個「毛澤東」的崛起。因此,中國的威權體制很獨特,因爲它遵從關於任期限制和繼任的規定。

您已閱讀38%(614字),剩餘62%(9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