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西班牙

財政緊縮化解不了危機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沒有跡象表明,我們找到了一條實現歐元區經濟再平衡的道路,更不用說實現改革、調整和迅速恢復成長的道路了。

精神失常的一個定義是,不斷重複同一件事,卻期待取得不同的結果。德國決心強令其歐元區夥伴國實施財政緊縮,它的願望未能通過《穩定與成長公約》(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實現。那麼通過月初達成一致的《穩定、協調和治理條約》(Treaty on Stability, Coordination and Governance),這個願望就能實現嗎?對此我表示懷疑。新條約反映出一種觀點:目前的危機是財政紀律缺失的結果,因此解決方法是施以更嚴苛的財政紀律。這種觀點決非事實的全部真相。積極貫徹如此有誤導性的主張,是很危險的。

現在來看,上述擔憂似乎爲時尚早。歐洲央行(ECB)實施的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已經減輕了銀行業和主權債務等金融市場的壓力。兩輪LTRO實施過後,銀行以區區1%的利率獲得了逾1兆歐元的3年期貸款。義大利和西班牙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分別從去年年底7.3%和7.7%的峯值水準降到了5%以下。同樣重要的是,銀行信用違約互換(CDS)價格也開始下降: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Intesa Sanpaolo)的CDS價差已從2011年11月的623個基點,下降到上週一的321個基點。

然而,這場危機尚未過去。那些易受衝擊的國家,都陷入不同程度的長期困境之中。如果當初奉行了這些財政紀律,歐元區能否避免本輪危機?這些紀律能否讓陷入困境的國家擺脫當前的危機?我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不能。

您已閱讀28%(612字),剩餘72%(15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