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FT社評:伊朗的選擇

面對內憂外困,伊朗希望通過此次議會選舉的高投票率來確立現政權的合法性。但此次選舉不僅不能提振現政權的聲望,反而可能反映出它的虛弱。

上週五伊朗舉行了議會選舉,對於選舉結果,人們從未有過任何疑問。選舉的勝利者無疑將來自得到伊朗官方認同的原教旨主義者陣營。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此次選舉完全沒有意義。與許多阿拉伯獨裁國家更喜歡的那種儀式化的、受操縱的投票相比,伊朗選舉向來是風險更高的遊戲。

此外,此次選舉是2009年伊朗總統選舉後,對伊朗民意的首次測驗。2009年的總統選舉曾引發街頭抗議,使得反對派遭到伊朗政教合一政權的強力鎮壓。此次議會選舉同時正值伊朗國內形勢異常嚴峻之際。眼下,伊朗執政集團的派系分裂是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以來最爲嚴重的。另一方面,在民粹主義措施的干擾下,伊朗經濟不僅通膨飆升,還面臨國際制裁的威脅,其中包括對其經濟命脈——石油的禁運。

在這種情況下,阿亞圖拉哈米尼(Ayatollah Khamenei)領導下的政教合一政權一直寄望於高投票率,希望通過高投票率來確立政權的合法性。但把支持改革運動的議員候選人、以及許多忠於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的議員候選人排除在此次選舉之外的決定,可能會導致選舉在伊朗主要城市遭到近乎完全的抵制。因此此次民意測驗不僅遠不能提振現政權的聲望,反而可能反映出它的虛弱。

您已閱讀54%(518字),剩餘46%(4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