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

Lex專欄:現在不是節儉的時候

從長遠看,更節儉的美國或許會更強大、更平衡,但不論是對美國政府還是對美國家庭來說,眼下都是最不應該捂緊腰包的時期,等到明天再推崇節儉的美德吧。

看上去,美國消費者的腰包正在一點一點重新鼓起來。但是,他們是會通過實打實的消費來釋放新獲得的購買力,還是會把腰包捂得更緊呢?

答案對全球經濟有著重要意義。美國消費約佔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70%、全球GDP的15%。美國消費收縮3%,就相當於縮掉了哥倫比亞一年的經濟總量。

當然,並不是各個方面都傳出了好訊息。好訊息只是零零星星地出現。隨著房地產和股票價格的下跌,美國家庭淨資產額在去年第三季度嚴重下滑。但就業數據處理公司ADP週四發佈的私人部門就業報告,卻出人意料地喜人(如果得到週五官方就業數字的印證,就業形勢看上去將更爲樂觀)。同時,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再次下降。另外,根據美國銀行家協會(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的數據,多種貸款的拖欠率在去年第三季度均有所下降。雖然信貸正在擴張,但消費貸款還款額佔可支配所得的比例,已降至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低位。

您已閱讀58%(398字),剩餘42%(2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