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

Lex專欄:不循常理的2011年匯市

美聯準前主席葛林斯潘曾說,與其他經濟變數相比,人們對匯率進行的預測更多,準確性卻更低。在2011年臨近尾聲時,外匯分析師可能會承認,這話有一定道理。

「與其他經濟變數相比,人們對匯率進行的預測也許更多,但準確性卻更低。」——當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 2002年在美國國會講出這句話時,外匯策略師們並不覺得好笑。但在2011年臨近尾聲時,他們可能會承認,這位美聯準(Fed)前主席說的有一定道理。

在這一年裏,儘管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歐元區即將爆發災難,而瑞士央行又迫於資金湧入的壓力、在一夜之間遏止住了瑞士法郎相對歐元的迅猛漲勢,但歐元的走勢基本上沒有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動量交易員們因此遭受到了損失。之前,這類交易員已被日本「血洗」了一回——爲遏制日元漲勢,日本對匯市實施了2004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干預。同樣是這一年裏,市場所鍾愛的長線投資幣種——不斷走強的人民幣——放慢了升值腳步。其它曾受市場青睞的新興市場貨幣,今年的表現也在倒數之列,尤以巴西雷亞爾和墨西哥比索最爲明顯(兌美元下跌了11%,兌歐元分別下跌了7%和8%)。

不過,美元纔是最大的贏家;隨著歐元區的麻煩越來越大,世界各地的資金再次湧入美國尋求避險。美元兌一籃子貿易加權貨幣近日突破了200日移動平均線。美元前兩次突破該線,都正好是市場情緒極度緊張之時:一次是雷曼(Lehman)倒閉後的動盪時期,一次是首輪希臘紓困之前的那段日子。近日的突破是否預示著麻煩將至,這將成爲短期內人們爭論的熱點。

您已閱讀76%(565字),剩餘24%(1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