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布阿齊茲(Mohamed Bouazizi)的生命裏,最不平凡的一點就是他十分平凡。他是一個典型的26歲的阿拉伯年輕人,在突尼西亞一座默默無聞的小城,靠販賣蔬菜水果努力維持生計,理想是攢夠錢買一輛汽車,他每天微薄的收入都用於補貼家用。不過,誰也不知道當他買了一瓶汽油,慘烈地點燃自己時,心裏在想什麼。他在2010年12月17日早上的自焚,是爲了討回被警察沒收的小推車的一場卡夫卡式的抗爭。
他被一個政府機關打發到另一個政府機關。終於,他的憤懣在省政府門前噴薄而出,一場痛苦的個人抗爭爆發了。儘管布阿齊茲在燒傷後兩個星期就去世了,但他一直都會作爲引燃阿拉伯之春的星星之火,被人們銘記。他以自己悲壯的舉動,把整整一代阿拉伯青年,從漫長而不安的睡夢中喚醒,改寫了阿拉伯世界的歷史。
布阿齊茲在西迪布濟德(Sidi Bouzid)這個鮮爲人知的小城點燃的火焰,不僅導致了突尼西亞獨裁者的倒臺,還迅速蔓延到埃及、利比亞、葉門、巴林和敘利亞。這場由青年人領導的起義,打破了延續幾十年的專制秩序。在一些地方,民衆的憤怒仍在繼續。他還打破了世界大國制定中東政策時,以及金融市場進行分析預測時一貫作爲根據的信條,即認爲專制是穩定的關鍵。
您已閱讀15%(510字),剩餘85%(29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