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趨多元化,和美國外交政策的重心轉移回亞洲,是可以分別界定2011年世界形勢與中美關係的兩大特徵。今年4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第三次會晤,不僅進一步把「金磚國家」這一抽象概念轉變爲定期集會的正式團體,而且也把這一團體從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四國,擴展爲包括南非在內的「金磚五國」。
世界經濟形勢的發展印證了金磚國家日漸上升的國際地位。美國尚未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又繼續擴散。對火急火燎的歐洲人來說,爭取外匯儲備佔世界3/4的金磚國家的幫助,似乎比爭取美國的支持來得更緊要。有人說,世界經濟不再倚靠美國的消費者,而將依賴中國的投資者,也正是這一趨勢的體現。
在世界權力中心繼續多元化的形勢下,美國歐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pivot back to Asia)政策在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得到了集中體現。歐巴馬總統11月在亞太地區停留了10天——這對於任何國家首腦而言在時間上都是鮮見的投入。他首先參加了美國在夏威夷舉辦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接著,他飛往澳洲宣佈美國將駐軍位於澳洲西北的達爾文港。隨後,他抵達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參加側重討論安全問題的東亞峯會,成爲參加東亞峯會的第一位美國總統。
您已閱讀33%(516字),剩餘67%(10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