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

無解的校車之殤

《上海商報》評論版主編陳季冰:感受到民意巨大壓力的中國政府慌忙之間把校車安全攬到了自己懷裏,但這解決不了問題。更安全的校車不是政府「管理」出來的。

12月12日傍晚江蘇徐州豐縣首羨鎮校車側翻致15名學生死亡事件,不出意料地發酵成爲本週中國國內——尤其是以微網誌爲代表的網路輿論場中——的頭號焦點新聞。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先前一天,也就是12月1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剛剛公佈一則《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它一方面強調了校車的各項安全標準及駕駛、營運、管理等規範,另一方面還在現行的交通法規框架下給予校車更多的「特權」保護。而直接催生這一條例的,則是11月16日發生於甘肅正寧縣的另一起重大校車交通事故,它奪走了18個幼兒的生命。

面對接二連三的如此令人痛心的事情,社會輿論傾注再多的關切、憤慨和反思,都是十分自然的。不過,我還是想首先亮明自己對當下主要集中於農村校車的安全問題的看法——我個人認爲,它基本上是無解的。因此,與其花許多力氣去探討建立一套「校車管理體制」,不如時時叮囑與此有關的身邊人:出門多小心。

您已閱讀16%(384字),剩餘84%(20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