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智庫

中國將難以應對老齡化大潮

安邦諮詢:老齡化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正視的現實,但中國今後的情況也許更爲嚴重。面對洶湧而來的老齡化浪潮,中國遠遠沒有做好準備。

近段時間,對於「以房養老」的討論再度升溫。10月20日,北京市民政局在其官方網站發佈「十二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以房養老」,鼓勵商業保險企業、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建立公益性中介機構,開展「以房養老」(住房反向抵押貸款)試點業務。新近召開的全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上,民政部官員也明確表示將試推「以房養老」。

但就在先前,銀監會已經明確指出,在諸多因素制約下,「以房養老」在中國並不現實。問題很明顯,「以房養老」的熱議與老齡化帶來的巨大壓力不無關係。老齡化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正視的現實,但中國今後的情況也許更爲嚴重。面對洶湧而來的老齡化浪潮,中國遠遠沒有做好準備。

首先,中國的老齡基數大,增速快。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老年人比例顯著提高。國務院8月17日常務會議預期,「十二五」時期,中國將出現第一個老年人口成長高峯,60歲以上老年人將由1.78億增加到2.21億,老年人口比重將由13.3%迅速增加到16%。

您已閱讀28%(509字),剩餘72%(13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