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8個月期間,歐洲各國領導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承諾「不惜一切代價」捍衛歐元。可每一次,他們隨後拿出的行動(或缺乏行動)都證明其動聽的言辭華而不實。
不能彌合言辭與現實之間的鴻溝,已使歐元區乃至世界陷入危險境地。對於各國政府是否有能力償還債務本息的擔心,已變成一種自我加強的情緒。在市場心理沒有大幅轉變的情況下,就連歐元區的核心也處在危險之中。曾被視爲不堪設想、因而被人不屑一顧的歐元區解體這個構想,現已作爲一種可能性得到各方公開談論。
在歐元區,貨幣供應早已做到集體化,但財政政策和銀行體系仍保留在國家層面,致使主權脆弱性傳染給了銀行。在歐元區相當大部分地區,銀行既資本不足,又面臨著日趨擴大的資金缺口,這使它們不健康地依賴來自歐洲央行(ECB)的昂貴的資金。這一弱點正迫使各銀行從世界各地撤回資金。歐洲銀行業的規模意味著,如此規模的信貸配給,可能將世界經濟重新推入衰退。
您已閱讀25%(385字),剩餘75%(11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