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計劃完了。隨著歐元區6個AAA評級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都面臨調降威脅,歐元區紓困基金就像在喫水線下被打開一個裂口。歐洲金融穩定安排(EFSF)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就在於其AAA評級,而這一評級靠的是德國、法國、荷蘭、盧森堡、芬蘭和奧地利的信用可靠性的支撐。可是,隨著歐元區的未來成爲一個疑問,其最強大的幾個成員國仍能保持最高信用評級的想法,必定是不現實的。如果歐元區的核心失去AAA評級——如果本週末的峯會沒有重大進展,就很可能發生這種局面——那麼歐元區的財政就可能變得不可持續。
然而,這一情形也許不至於成爲現實。標普(Standard & Poor’s)發出調降威脅的時機似乎是刻意的。歐盟(EU)將在本週末舉行又一場「拯救歐元的峯會」。這一次,德國和法國宣稱,它們已經達成了一項協議,該協議將說服投資者相信,兩國正在認真應對債務危機。標普此舉實質上是迫使德法兌現諾言。如果峯會結局不如兩國現在的許諾,評級遭降可能很快接踵而至。鑑於法國正竭力保持其AAA評級,失去最高評級的可能性應當有助於推動相關各方在峯會上拿出果斷行動。
無論如何,EFSF看起來都註定要遭殃。其信用可靠性在投資者眼裏早已在下降:自9月下旬以來,其10年期債券的收益率已上升一個百分點,週二升至3.63%。這一收益率水準與這些債券在6月份發售時相同,因此收益率升幅迄今不算太大。但是,曾踴躍購買EFSF迄今發行的四批債券的中國和日本投資者,不太可能購買評級低於AAA的任何票據。歐元區的融資選擇已經越來越少。它需要討好那些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