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飢餓療法

別被飢餓療法餓出毛病

畢馬威合夥人佩因:資本及流動性改革像是對銀行採取一種飢餓節食法,在我們努力從當前這場經濟低迷中恢復元氣之際,這隻會是一個壞訊息。

全球各國的監管機構正將銀行送入一個「新兵訓練營」,希望對它們進行一番整頓。銀行也許感覺它們從危機開始以來就在進行「地獄式節食」,同時還在執行一項嚴格的「健身」計劃。不過外界很少有人對它們抱有惻隱之心。這場全球性危機讓公衆感覺到,銀行業不僅出現了膨脹,薪酬過高,而且體制不健全,不能很好地發揮向實體經濟提供貸款的作用。前段時間,坎特伯里大主教對加強監管尤其是開徵金融交易稅的呼籲予以了支持,爲其賦予了道德上的權威。

危機後進行的改革可謂正當其時,但過去三年的市場狀況抹去了改革取得的成果,限制了銀行向實體經濟提供貸款的能力。

我們目前正沿著這樣一條金融改革路線行進,它以有彈性的資本及流動性爲主要關注點,但缺少對經濟成長的充分考慮。有人認爲監管者應該堅持,將這些改革推行下去,不過貸款成長放緩的風險已漸漸形成。

您已閱讀23%(352字),剩餘77%(11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