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所引起的全球變暖以及隨之而來的大氣酸化現象都是人類活動規模日益擴大的產物。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孜孜以求的就是如何讓我們的生活更舒適,出行更便捷。同時,不斷增加的人口,以及讓大多數人過上富庶的生活更是我們爲之不懈努力的目標。人口大國中國就是最突出的例子。然而,時至今日,人們依然沒能發現或者找到可行的方案,讓全球經濟不再依賴碳能源,讓工農業體系能夠面目一新,不再釋放數十億噸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達到392ppm。而工業化初期,這一數字僅爲280 ppm。如果將其它溫室氣體也考慮進去的話,有效濃度則有可能會高達425ppm,距離危險的450ppm僅一步之遙。一些科研人員認爲,這一濃度好比是一道門檻,一旦跨過去,我們就有可能無法將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上的2攝氏度以內,全球環境就有可能會面臨著災難性的打擊。
空氣中各種溫室氣體的濃度不斷增加的同時,各國政府也並非無所事事。事實上,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裏,爲了使氣候變化不至於達到對生態和人類造成威脅的臨界點,幾乎所有國家的政府都投身到了減緩人類行爲所導致的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中來。一些國家的政府——大部分是歐洲國家的政府,還有中國和巴西的政府—— 還鄭重承諾,將消減各自的二氧化碳排放。
您已閱讀9%(538字),剩餘91%(54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