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歐元區

中國如何抓住危中之機?

瑞穗證券沈建光:本次歐美債務危機給中國帶來了挑戰,但也「危中有機」:一是爲人民幣國際化帶來了新的機遇;二是可以改善進口結構,促進中國國內消費升級,進而促進產業升級;三是發達國家企業陷入困境之時,恰恰是中國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絕好機會。

近期來自歐洲的負面訊息仍然不斷,義大利、西班牙國債收益率不斷攀高;歐洲債券市場出現大規模拋售,市場投資者開始擔心歐債向周邊國家如奧地利、荷蘭、芬蘭和法國蔓延。筆者認爲,投資者的拋售行爲是在不斷的試探歐央行的底線,倒逼歐央行加大購買力度。如果德國放棄強硬立場,歐央行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爲穩定危機提供保障。目前看來,這種可能性正在加大。

歐洲債務危機的最深層次的矛盾來自政治方面。因此,更爲理性的來看,義大利、希臘成立聯合政府,並均選取備受尊重的技術官僚作爲新的領導人,對於減少未來實施減縮措施、應對歐債危機中可能存在的政治不確定因素、促進債務國經濟恢復,具有積極意義。筆者認爲,歐債危機的基本面正在轉好,兩位領導人上臺或將成爲化解歐債危機的重要轉折點。

歐債危機基本面正在轉好

您已閱讀18%(337字),剩餘82%(15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