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紀事

複製的領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他把一個專制者的行事風格帶到了臺灣,慈湖的行館纔是權力的中心。我在一個炎熱的下午到此。昔日的禁地,早已擠滿了熙熙攘攘的遊客。

他站著、坐著、騎在馬背上,他穿中山裝、長衫、軍裝,他的手揚起、拄著柺杖、拿著書,他總是微笑著,除去偶爾的例外,也總是光著頭。

慈眉善目的長者,這是他晚年自認的形象。多年來,不管多麼獨斷專行、濫殺無辜,他卻始終標榜自己動機的純良,內心的無可奈何。

四十歲時,他達至人生的第一個高峯,至少在名義上,他統一了中國,是世界最年輕的領導者之一。五十五歲時,他與羅斯福、丘吉爾、史達林坐到了一起,決定歷史的命運,這對於屈辱重重的近代中國,真是榮耀的一刻。僅僅三年後,他就要應對一連串致命的失敗,他輸給了共產黨,丟掉了中國大陸,躲在太平洋上一個島嶼。他有那麼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卻最終發現只有依賴美國,才能維持最後的權力與尊嚴。

您已閱讀17%(304字),剩餘83%(15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國紀事

跟隨作者足跡,遍遊世界東西十萬裏;追蹤作者思緒,縱論中國上下五千年。 作者許知遠,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電腦系,曾任《經濟觀察報》主筆,《商業週刊/中文版》執行主編。現爲獨立作家,已出版作品《那些憂傷的年輕人》《中國紀事》和《醒來》《僞裝的盛世》《抗爭者》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