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歐債危機

中國應考慮立即放鬆貨幣政策

澳新銀行劉利剛:中國出口企業的外部困境可能因歐洲危機進一步惡化、國內中小企業錢荒加劇、房地產頹勢蔓延,都在加劇中國經濟的下行風險。

10月以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開始愈演愈烈。11月的第一天,希臘總理突然宣佈將針對救援該國的一攬子計劃進行全民公投。最新訊息顯示,希臘議會已經基本上同意這一方案,而公投可能在12月舉行。

這樣的一次公投舉動,成爲懸在整個歐洲債務問題之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這表明希臘問題已經難以爲外界控制,這也意味著希臘很可能會選擇違約。一旦希臘違約,其造成的影響可能將超過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整個歐洲和世界金融機構都將顫抖。

可以想見,一旦希臘違約,希臘債券將一文不值,歐元區救助方案也將落空。與此同時,義大利等國將受到波及,歐洲金融機構也將受到嚴重影響,流動性將出現短缺,美元可能繼續向上,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下跌將難以避免。

您已閱讀13%(305字),剩餘87%(20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經濟觀察者

劉利剛,現任澳新銀行(ANZ)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主管大中華區宏觀經濟、匯率和策略研究。曾經任職於香港金管局、亞洲發展銀行學院、世界銀行和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