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計程車

從計程車價格看政府定價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於軾:近一個多月來,北京的計程車越來越難打。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變化?我認爲,最主要的原因是計程車定價太低,造成供不應求。

近一個多月來,北京的計程車越來越難打。上下班時候,總要等十幾、二十輛有客人的車經過,才能碰上一輛空車。從飛機場下機後也要排很長的隊才能打上車。機場管理方在排隊等計程車的隊伍上方發出公告:近來來機場候客的計程車減少,建議乘客改乘機場快軌。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變化?我認爲,最主要的原因是計程車定價太低,造成供不應求。

從上次北京計程車提價到現在的這段時間裏,僅僅近兩年,物價已經漲了十分之一還不止,特別是作爲計程車成本構成的主要部分,汽油的價格漲得更多。雖然政府給出租車燃油漲價一些補貼,但遠趕不上物價總體上漲。結果是,計程車司機的收入明顯降低。他們有的改行幹別的去了,有的減少出車,拿一部分時間打雜,賺的錢能稍微多一些。還有靠挑活增加收入。因爲打車的人多,不怕沒有客人,司機可以從衆多的客人中專挑「肥活」。因爲挑活,司機和客人之間的糾紛大大增加。更因爲計程車供不應求,給黑車提供了機會。最近北京的黑車極爲活躍,外地來京的乘客挨宰的事件層出不窮。北京作爲首都,計程車行業逐漸陷入混亂,給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這也顯出北京市有關管理部門的能力薄弱,應該做出的決定遲遲下不了決心。

我曾在我的微網誌上提出計程車漲價的建議,但是遭到絕大多數人的反對。其主要理由是,要增加出租車司機的收入,應該減少給出租車公司交的「份子錢」。這種說法看似有理,其實是把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混爲一談。司機交多少管理費是合理的,這個問題應該留給市場去解決。只要取消了計程車行業的壟斷,通過出租車公司間的競爭,「份子錢」自然迴歸合理。而計程車的價格該不該漲,要看行業的供求是否均衡。供不應求自然應該漲價。這是經濟學鐵的規律。關於行業壟斷的問題談了多年,沒有進展。我們不能眼看由於價格的不合理,既損害了計程車司機(實際收入降低),又損害了打車的客人(叫不著計程車),得出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何況拿北京的計程車價格和其他大城市(上海、廣州、深圳)的價格比較,北京的價格是最低的。反對漲價是違反經濟學道理的。一般百姓看問題總容易從自身利害來判斷,那肯定會有片面性。

您已閱讀63%(864字),剩餘37%(5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