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一下小肥羊(Little Sheep)吧!這家香港上市火鍋連鎖集團的高階主管們週三獲知,自己必須再等上60天,才能等來中國商務部對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也是肯德基(Kentucky)的母公司——收購小肥羊計劃的審批結果。許多投資者等不到聖誕前夜了:小肥羊股價暴跌,比6個月前百勝給出的每股6.50港元的出價低了18%。對於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來說,這種審批速度真是夠嗆。
並不是說中國的反壟斷法特別苛刻。中國首部反壟斷法出臺3年來,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總共審查了大約300起案件,阻止了一起,即可口可樂(Coca-Cola)收購匯源果汁(Huiyuan Juice)一案,附帶條件批准了7起——比例與國際慣例大致吻合。但企業顧問們抱怨稱,審查流程特別難以讓人看懂。商務部受理一起申報可能需要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受理之後就進入了初步審查階段。看上去較爲普通的收購案一般都能進入第二階段的審查。在整個過程中,各種名目不詳的國家機構都可以依據反壟斷法第27條進行調查,這一條款規定,審查中須考量收購案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
本收購案的背景——百勝在中國市場上的迅速發展,以及小肥羊標誌性的品牌形象——並不是關鍵。更重要的是:對審查結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除了法律因素以外,名人支持似乎比什麼都管用。帝亞吉歐(Diageo)今年6月就發現了這一點。經過15個月的爭執後,該公司收購四川一家白酒公司4%股權的交易終於獲批,當時適逢中國總理溫家寶與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會晤。年關臨近,百勝董事長大衛•諾瓦克(David Novak)大概要四處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