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汽車業

跑路的汽車經銷商

中國資深財經媒體人徐鍾:汽車產業近兩年擴張步伐過快,吸引大量遊資入局,隨著車市低迷產生脆化反應,汽車經銷商們也開始分化。

編者按由於今年汽車市場銷售表現欠佳,汽車產業鏈條最後一個環節開始鬆動,廣東南海一家汽車4S店老闆近日被曝欠下過億債務而「跑路」,多名要賬供應商和已購車者的權益受到侵害。這是否是脆弱的中國汽車產業鏈下倒下的第一張骨牌?

2011年絕對是中國汽車業的小年,多種因素聚攏合力造成了這個結果。先是去年年底北京限購令前夜,也讓全國各地擔心仿照實行,於是去年的最後一個月,購車者像買白菜一樣,出現連夜排隊提車的局面,市場突然放量也把今年的購買力提前預支。而去年刺激汽車銷售的政策比如小排量購置稅減免等不再延期,各地又先後傳出限行風聲,使今年開年便讓許多遊弋徘徊的第一次購車者加入觀望大軍行列,市場首遭冷遇。

屋漏偏遭連夜雨。接著是3月份的日本大地震,一些日本本土汽車商和配件商無法按期供貨,受到影響的不僅是日本汽車企業,一些汽車關鍵配件要靠日本進口的合資企業和自主品牌企業的正常運轉也受到波及,日本地震對車市影響至少持續了三個月,直到七八月份各汽車企業產生能力才基本恢復到震前狀態。很多廠商不得不調低全年的銷售目標。

您已閱讀15%(451字),剩餘85%(26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