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四國(巴西、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加起來擁有大約3兆歐元的外匯儲備。若將這個巨大的金額與歐洲各國政府和歐洲央行(ECB)的資源結合起來,就會產生一個誘人的願景:歐元區主權債務和銀行業危機迅速而無痛苦地告終。可惜這種願景是一個幻覺。
金磚四國無疑擔心,歐洲的麻煩可能很快跨越汪洋大海,蔓延到自己的國家,破壞它們的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定。這種擔憂可能促使這四個國家(尤其是中國)向歐元區提供一些支持——當然是有條件的。可是,克服危機的根本責任,必須而且必然會落在歐洲人自己的肩膀上。
「金磚四國」這個標籤掩蓋了一個事實,即這四個國家(有時還要加上南非)在世界經濟舞臺上並不以一個聲音說話,更遑論預先協調它們的行動了。當巴西在週二提議,金磚國家財長和央行行長應當借下週在華盛頓召開的會議之機討論支持歐元區的聯合行動時,印度官員感到意外。然而巴西提議的潛在政治效益是明顯的。這恰到好處地提醒了世人:金磚國家不僅意識到金融市場穩定的重要性,還意識到全球經濟實力正從西方向東方和南半球轉移。
您已閱讀60%(438字),剩餘40%(2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