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打倒,徹底……」他在抄寫的是1967年的一份《解放日報》的頭版文章。我在上海圖書館經常碰到這位老人:個子較矮且瘦,動不動就自言自語,使得敏感的我不得不注意他。老實說,一開始我並不喜歡他,但從那天起,我對他不再那麼反感,而開始好奇,到底怎樣的心靈創傷讓他至今還在抄寫三十多年前的報紙。
我雖然通過一些書籍和電影瞭解了文化革命時期中國人經歷了怎樣的苦難,但親眼看到一個時代帶給個體的傷痕時,才意識到它的影響有多麼深刻。
中國文革也帶給上世紀70、80年代的南韓知識分子不少影響。當時正值權威主義政權統治南韓,實施了嚴格的反共教育。那時南韓人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常稱之爲竹幕(bamboo curtain)遮蔽下的中國。這兩個因素反而使南韓學生運動家對文革產生了好奇。在這樣的基礎上,一位思想進步的教授撰寫了一本書,介紹了一些西方對文革較爲善意的評論,並高度評價文革:它是以民衆的自覺性和獻身精神來顛覆既定權威的社會改造。這本書令南韓大學運動組織在整個80年代對文革一直抱著頗爲欣賞的態度。
您已閱讀22%(443字),剩餘78%(15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