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經濟成長過快不划算

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盧鋒:經濟成長是好事,但是應管好貨幣,防止總需求過度擴張。對中國來說,過度擴張會通過貿易條件變動,導致國民福利的不必要損失。

從中國開放成長經驗顯示,在大國快速城市化工業化成長階段,經濟成長過快會加劇貿易條件惡化。這使得用國內生產毛額(GDP)產出成長轉換爲用實際購買力衡量國內總收入(GDI)時,有所減少——因此,從貿易條件和福利損益角度看,成長過快並不划算。

一國貿易條件指該國出口價格與進口價格比率。如特定年份一國出口價格相對進口價格下降即貿易條件惡化,則表示一國需要出口更多產出品才能從國際市場上買進與上年同樣數量外國物品,或者出口與去年相同數量物品僅能交換到較少量外國商品——這意味著一國國民福利相對損失;反之,特定時期出口價格相對進口價格上升,則表示貿易條件和國民福利改善。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中國貿易條件在波動中呈現顯著下降趨勢。除2009年外,2001-2010年中國貿易條件持續下降,累計降幅23%,年均下降約兩個百分點。同時,貿易條件短期變動與國內宏觀漲落關聯,即成長偏快加劇貿易條件惡化。在開放成長特定階段,貿易條件不利變化難以完全避免;但通過提高總需求管理水準減少貿易條件惡化程度,則是可以並且應當謀求的改進。

您已閱讀24%(456字),剩餘76%(14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CMRC朗潤經濟評論

《CMRC朗潤經濟評論》專欄由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CMRC)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獨家提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隸屬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負責主辦「中國經濟觀察」季度報告會和定期發佈有關宏觀經濟的「朗潤預測」等項目,擁有一支長期關注宏觀經濟態勢的著名教授團隊。他們將輪流執筆撰寫這個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