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讀季辛吉《論中國》

前香港總督彭定康:數十年來,出版商們一直盼望曾幫助世界打開中國大門的季辛吉寫寫中國,因爲在這個問題上,他有著獨特的發言權。

過去50年間,在外交政策的形成方面影響最大者,莫過於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無論在朝還是在野,季辛吉的身影無處不在,這當屬明智。《大外交》(Diplomacy)一書出版至今,已近二十載。其中有一個觀點:無論人類多麼渴望國際合作,國家仍將是國際政治基石。在信奉這一觀點的人心目中,季辛吉這本研究外交的經典著作,堪稱一部經久不衰的「聖經」。

如今,憑藉《論中國》(On China)一書,季辛吉將思想轉向了另一個話題,在這個問題上,他有著獨特的發言權。可以肯定,從上世紀起,出版商們就在巴望著這位大師能寫一寫這個當時已開始崛起、如今還在繼續崛起的新興大國,特別是考慮到季辛吉的特殊身份——他幫助世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論中國》一書的核心內容,講述的是1972年美國總統理查•尼克森(Richard Nixon)和季辛吉(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中國之行,以及季辛吉訪問前所做的祕密準備。在書中,季辛吉對中國歷史進行了簡單回顧,剖析了會見過的幾位領導人的性格,並詳細描述了會面時的細節。季辛吉總結了近年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就民主價值觀(或曰普世價值)與外交實務之間的關係表達了一些總體看法,並毫不出人意料地表示:他對美國與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合作的前景充滿期待。

您已閱讀13%(540字),剩餘87%(35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